第一章军队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1
第一节教师专业化发展综述1
一、 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2
二、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9
三、 国外教师专业化发展概况12
四、 国内教师专业化发展概况18
五、 当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23
第二节军队院校教员专业化发展24
一、 军队院校教员专业化发展的概念内涵 25
二、 军队院校教员专业化发展现状及问题27
三、 军队院校教员专业化发展趋势29
第三节军队院校双员型教员发展32
一、 军队院校双员型教员内涵及意义32
二、 军队院校双员型教员发展现状36
三、 军队院校双员型教员发展问题剖析37
四、 推进军校双员型教员师资转型的对策39
第二章军队院校双员型教员队伍能力素质体系43
第一节军队院校教员角色43
一、 军队院校教员角色内涵43
二、 军队院校教员角色定位44
三、 新时代对军校教育师资队伍的新要求52
第二节军队院校双员型教员的教员基本素质53
一、 军事素质53
二、 政治素质55
三、 身心素质57
四、 道德素质59
五、 专业素质61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三节军队院校双员型教员的指挥员基本素质63
一、 组织指挥63
二、 教育训练65
三、 行政管理67
四、 政治工作68
五、 语言表达70
六、 改革创新70
第四节军队院校双员型教员能力素质模型构建71
一、 双员型教员能力素质需求分析71
二、 双员型教员能力素质构成模型74
三、 双员型教员能力素质层次模型75
第三章军队院校双员型教员队伍能力生成研究78
第一节军队院校双员型教员队伍能力生成理论78
一、 加快培育理念更新78
二、 促进教学能力跃升80
三、 促进队伍结构转型82
第二节军队院校双员型教员队伍能力生成方法87
一、 组织专项培训87
二、 探索外部协作90
三、 利用岗位实践92
四、 开展在线训练94
第三节军队院校双员型教员队伍能力生成路线与原则99
一、 路线构成99
二、 关键环节100
三、 根本途径100
四、 把握的原则101
第四章军队院校双员型教员培养机制研究111
第一节建立双员型教员资格认证制度111
一、 双员型教员的资格标准111
二、 双员型教员资格认证程序117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二节构建双员型教员培养、培训制度120
一、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120
二、 构建双员型教员培养培训长效机制124
三、 重视外聘教员队伍建设126
第三节完善双员型教员到部队代职制度129
一、 机关加大扶持力度,建立专门协调机构129
二、 部队和院校转变观念,积极接纳和组织教员代职131
三、 院校与部队加强共建,完善教员到部队代职制度133
第四节双员型教员基本管理制度建设134
一、 建立科学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134
二、 制定双员型教员职业生涯规划135
三、 构建合理的晋升管理体系135
第五章基于职业发展的军队院校双员型教员教学能力建设137
第一节军校教员职业生涯发展概述137
一、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138
二、 军校教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141
三、 军校教员职业倦怠143
第二节军校教员阶梯式职业生涯发展152
一、 新教员培训,夯实教学基本功152
二、 教学骨干培养,塑造青年教学英才154
三、 教学名师培育,打造教学领军人156
第三节任务驱动的教学综合能力专题培训157
一、 教学管理能力培训157
二、 优质课程建设培训159
三、 教学研究专项培训160
四、 教学团队建设培训162
第六章瞄准实战需求的军队院校双员型教员指挥员能力建设164
第一节实战化教学训练对教员队伍的新需求164
一、 部队实战化训练的新要求164
二、 院校指技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需求165
三、 教员队伍发展的新趋势166
第二节指挥员能力培养校本模式167
一、 指挥技能培训167
二、 新装备教学能力培训168
三、 实战化教学骨干队伍建设170
第三节指挥员能力培养校际模式172
一、 院校间交流培养172
二、 部队任代职锻炼172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三、 赴装备研制单位结合岗位锻炼174
四、 参与部队重大演训活动174
五、 送训教学175
六、 赴外军学习交流175
第七章军队院校双员型教员队伍能力建设展望178
第一节个人能力综合协调178
一、 教学能力与指挥能力相协调178
二、 专业能力与实战能力相协调180
三、 基础能力与任职能力相协调181
第二节职业发展空间广阔182
一、 地位作用突出182
二、 成长路径清晰183
三、 交流渠道顺畅184
第三节培训制度机制完善186
一、 科学的教育理念186
二、 丰富的培养模式187
三、 成熟的培养条件188
四、 科学的评价机制189
第四节“崇文尚武”氛围浓厚190
一、 “崇文尚武”文化的基本特征190
二、 “崇文尚武”是校园文化与部队文化的融合点191
三、 双员型教员将在院校与部队文化融合中发挥重要作用192
参考文献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