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时代图书分类工业技术 > 原子钟原理与应用:第2版
图书展示
  • 书名 原子钟原理与应用:第2版
  • 书号 978-7-118-11640-3
  • 作者 (美)FG梅杰
  • 出版时间 2019年9月
  • 译者 杨仁福
  • 版次 2版1次
  • 开本 16
  • 装帧 精装
  • 出版基金 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
  • 页数 352
  • 字数 426
  • 中图分类 TH714.1
  • 丛书名 军事计量科技译丛书
  • 定价

本书从1998年第1版出版以来,光频测量技术已得到迅猛发展,期间发明了光学频率梳,使频率精确测试的范围大幅拓展,实现了微波铯原子频标与光钟的直接比对校准。尤其在最近几年,频率和时间精密测试领域发展更加迅速,涉及精度提高和频谱拓展的各个技术方向,产生了一系列革命性成果。 激光冷却原子和离子技术,可以通过激光与悬浮于超高真空系统中的粒子长时间相干耦合,得到单离子的超窄共振谱线。这种超前的想法,第一次由Dehmelt等提出,并在实验中观察到这种孤立的囚禁粒子,这也激发本书作者开展汞离子囚禁的相关研究,以及研制下一代空间时间频率标准。基于固态光源的光频信号稳定性和合成技术也迅速发展,带来了光钟频率稳定度的空前进步,也预期新一代高可靠空间光钟的研制成功。 在构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的过程中,原子钟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星载原子钟是系统的核心部件,如果没有原子钟,也就不存在GPS。目前GPS在军民领域大量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星载铯原子钟和星载铷原子钟能保持亚微秒级的时间同步精度,则未来可实现亚米级的GPS定位精度。 与第1版内容相似,本书涉猎范围较广,主题覆盖各类基于量子跃迁的原子钟,以及相关的基本物理学原理。同时作为补充内容,书中第1章也介绍了早期机械钟和石英钟的发展情况。本书重点不在原子钟历史,而只是希望以历史的视角来看待原子钟的发展进程。 本书适于原子钟相关领域的物理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书中覆盖了大量原子钟相关主题,同时为了满足非专业技术人员的阅读需求,尽量减少数学公式的使用。书中详细地描述了铷、铯、氢原子钟的设计原理,同时也包含了汞离子微波钟、激光冷却、光抽运、光学黏团、铯喷泉钟等新型原子钟相关内容,以及原子钟频率准确度和频率稳定度的分析方法,其中涉及噪声、共振谱线线型、相对论多普勒效应等内容。书中也讲述了建立在精确时间频率基础上的全球导航系统——罗兰C和GPS,同时介绍了统一场理论的不变性原理和对称性测量,例如,原子精细结构常数长期测定、爱因斯坦等效原理验证等内容。 本书真诚感谢以下人员,他们在成稿过程中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鼓励,阅读了部分手稿并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修改意见,感谢:Norman Ramsey教授、Claude Cohen-Tannoudji教授、Gisbert zu Putlitz教授、Charles Drake教授、Hugh Robinson教授,以及感谢我的朋友和前同事Herbert Ueberall教授及巴黎天文台的Claude Audoin教授等。

下载附件

留言列表

目前没有相应的留言信息。

 
标题:
 
评论内容:
* 已输入字符:0
小于等于500字符
评论人:
 
小于等于20个字符(包括A-Z、a-z、0-9、汉字、不含特殊字符)
联系方式:
 
小于等于32个字符(包含0-9、-、(、)、顿号)
验证码:
   
相关图书推荐
无此相关商品!

售书电话(010)88540777   传 真(010)88540776  总编室(010)88540559  E-mail to:gfgycbs@ndip.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23号  京ICP备06025804号 国防工业出版社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