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1
1.1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研究的国内外现状1
1.2水雷效能的定义、量度及分析界面说明2
1.2.1效能的分类及定义3
1.2.2效能的量度6
1.2.3水雷作战效能的层次8
1.2.4水雷作战效能的定义及量度9
1.2.5效能分析评估的一般步骤10
1.2.6水雷作战效能的分析界面及说明11
1.3水雷作战效能评估的目的与意义12
1.4本章小结14
第2章水雷作战效能评估方法与模型15
2.1作战效能评估方法与模型15
2.1.1作战效能的基本评估方法15
2.1.2水雷作战效能三维评价体系20
2.2水雷作战效能的基本评估方法22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2.1ADC法22
2.2.2SEA法31
2.2.3层次分析法35
2.2.4指数法39
2.3本章小结42
第3章水雷作战效能评估中的影响因素43
3.1水雷的使命与作战使用特点43
3.1.1沉底雷的作战使用特点44
3.1.2锚雷的作战使用特点44
3.1.3特种水雷的作战使用特点45
3.2水雷的寿命剖面与任务状态48
3.2.1水雷寿命剖面48
3.2.2水雷任务剖面49
3.2.3水雷典型状态特点49
3.2.4水雷在水下作战任务阶段的环境状态50
3.2.5反水雷的影响57
3.2.6水中爆炸的影响59
3.2.7水雷的保障60
3.3水雷的战术技术参数62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3.3.1与水雷岸基储存有关的战术技术参数63
3.3.2与水雷装载有关的战术技术参数63
3.3.3与水雷水下作战使用有关的战术技术参数64
3.3.4与水雷训练有关的战术技术参数65
3.4本章小结65
第4章水雷可用性与可信性分析66
4.1水雷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参数66
4.1.1水雷任务剖面与可靠性参数66
4.1.2水雷维修性参数74
4.1.3保障系统与使用保障参数75
4.1.4国外先进水雷指标水平简介79
4.2水雷综合特性参数80
4.2.1综合特性参数80
4.2.2综合特性参数的含义80
4.2.3水雷综合特性参数的使用83
4.3水雷可用性和可信性83
4.3.1可用性83
4.3.2可信性86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4.4本章小结88
第5章水雷作战能力分析与评估89
5.1水雷作战能力指标体系结构图89
5.2快速反应能力92
5.3水雷布放能力93
5.3.1及时布雷能力93
5.3.2水雷远距离投送能力94
5.3.3精确布雷能力95
5.4目标探测能力95
5.4.1目标检测性能96
5.4.2目标识别分类能力98
5.4.3目标定位跟踪能力101
5.5水雷毁伤能力101
5.5.1水雷装药102
5.5.2水中爆炸的特点及杀伤因素102
5.5.3影响水中爆炸对目标破坏程度的因素103
5.5.4水雷对目标舰船的破坏作用105
5.5.5水雷攻击毁伤指标分析109
5.6生命力112
5.6.1环境适应性113
5.6.2抗反水雷性能115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5.6.3战斗服役期117
5.6.4隐身性能118
5.7能力的构建方法119
5.7.1用多项概率的乘积定义能力119
5.7.2用综合性能指标定义能力120
5.7.3用性能指标的综合评价值定义能力120
5.7.4用作战效能指数定义能力121
5.7.5综合建模方法121
5.8水雷作战能力模糊综合评估模型122
5.8.1模糊综合评估法123
5.8.2水雷作战能力模糊综合评估126
5.9本章小结130
第6章水雷障碍作战效能评估131
6.1水雷障碍作战效能指标体系131
6.1.1水雷障碍131
6.1.2水雷障碍效能指标体系分析及作战效能评估模型135
6.2水雷障碍对目标的毁伤概率136
6.2.1常规布雷方式下水雷障碍对水面舰船的毁伤概率137
6.2.2水雷障碍对不同目标类型的毁伤概率144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6.2.3特种水雷构成的水雷障碍对目标舰艇的毁伤概率148
6.3通过水雷障碍时目标流的毁伤期望151
6.3.1水雷障碍模型152
6.3.2舰船毁伤判据模型153
6.3.3水雷障碍中水雷定次对毁伤概率的影响153
6.4水雷障碍作战效能评估模型155
6.4.1层次分析法在水雷障碍效能评估中的应用155
6.4.2案例分析158
6.5本章小结159
第7章自航水雷系统作战效能分析与评估160
7.1自航水雷系统效能的含义160
7.2自航水雷的效能评估方法162
7.2.1综合效能评估模型163
7.2.2幂指数法的应用164
7.3自航水雷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165
7.3.1可靠性指标165
7.3.2维修性指标171
7.3.3作战能力指标174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7.4自航水雷系统作战能力指标分析及评估模型174
7.4.1技术准备阶段175
7.4.2布雷平台布放阶段178
7.4.3实航投送阶段180
7.4.4分离阶段182
7.4.5水下战斗服役期任务阶段184
7.4.6作战能力指标量化186
7.5自航水雷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模型187
7.5.1技术准备阶段效能评估模型187
7.5.2布雷平台布放阶段效能评估模型188
7.5.3自航投送阶段效能评估模型191
7.5.4分离阶段效能评估模型193
7.5.5水下战斗服役期效能评估模型194
7.6自航水雷雷障毁伤概率195
7.6.1雷位散布特性分析196
7.6.2水雷落入障碍区域的概率198
7.6.3雷障毁伤概率计算200
7.7本章小结201
第8章网络雷障的效能与评估203
8.1网络雷障结构203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8.1.1布局特点203
8.1.2工作过程206
8.1.3关键技术特点208
8.2网络雷障效能评估理论分析209
8.2.1网络雷障效能评估的步骤209
8.2.2效能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210
8.3网络雷障效能指标体系的建立211
8.3.1网络雷障性能分析212
8.3.2网络雷障效能指标体系222
8.4网络雷障效能评估模型223
8.4.1网络雷障的加权和法效能评估模型223
8.4.2网络雷障效能的SEA方法评估模型227
8.4.3基于神经网络的网络雷障效能评估模型229
8.5本章小结233
第9章水雷作战效能评估软件系统235
9.1水雷作战效能评估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235
9.1.1功能及特点235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9.1.2设计思想238
9.1.3体系结构241
9.1.4面向对象的建模和程序实现245
9.1.5蒙特卡罗法和试验次数的确定246
9.2典型水雷作战效能评估子系统设计及应用248
9.2.1典型水雷作战效能评估子系统功能与结构248
9.2.2锚雷作战效能分析算例252
9.3水雷障碍作战效能评估子系统设计及应用255
9.3.1水雷障碍对抗仿真的必要性255
9.3.2水雷障碍作战效能评估子系统功能与结构256
9.3.3水雷障碍对抗仿真过程258
9.3.4水雷障碍作战效能评估子系统实例260
9.4本章小结267
参考文献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