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光纤通信技术基础1
1.1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1
1.1.1 光纤语音通信系统实例1
1.1.2 光纤通信系统基本组成3
1.2 光纤通信技术发展历史7
1.2.1 光纤通信技术发展历史7
1.2.2 光纤通信系统发展趋势9
1.3 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10
1.3.1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10
1.3.2 传输速率12
1.3.3 归零码与非归零码13
1.3.4 系统容量13
1.3.5 调制方式14
1.3.6 信道复用16
1.3.7 眼图18
1.4 计算机通信网简介20
1.4.1 计算机通信网与TCP/IP互联20
1.4.2 OSI与TCP/IP分层模型20
1.4.3 IP地址技术22
1.4.4 IP技术的发展现状23
1.4.5 IP业务简介24
1.5 光纤通信网络概述25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6 光纤通信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简介27
1.6.1 OptiSystem简介27
1.6.2 OptiSystem系统资源库29
练习1 30
第2章 光纤/光缆与光传输33
2.1 光纤33
2.1.1 光纤结构和类型34
2.1.2 光纤制备工艺36
2.1.3 光纤连接器与接头38
2.2 光缆41
2.2.1 光缆的基本结构41
2.2.2 光缆分类43
2.3 光纤线性传输特性分析48
2.3.1 光纤传输的几何光学分析49
2.3.2 光纤传输的波动理论分析52
2.3.3 光纤的损耗与色散特性54
2.4 光纤非线性传输传输特性 58
2.4.1 光纤非线性效应的影响58
2.4.2 色散的影响59
2.5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分步傅里叶求解方法 61
2.6 NLSE软件包 63
2.7 10Gb/s传输系统实验65
2.7.1 单波长信号传输实验65
2.7.2 双波长信号传输实验66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练习2 67
第3章 光发射机与接收机69
3.1 光发射机69
3.1.1 光发射机实例69
3.1.2 光发射机基本组成70
3.1.3 光源71
3.1.4 光发射机技术性能80
3.1.5 光源驱动电路82
3.1.6 调制电路83
3.2 光接收机85
3.2.1 光接收机基本组成85
3.2.2 光电检测器86
3.2.3 误码率87
3.2.4 灵敏度88
3.2.5 自动增益控制89
3.3 线路编码与解码90
练习3 95
第4章 光纤通信系统设计97
4.1 光纤通信系统结构97
4.1.1 点对点传输97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4.1.2 光纤分配网98
4.1.3 局域网99
4.2 光纤通信系统设计概述101
4.2.1 总体设计考虑因素101
4.2.2 计算最大中继距离所涉及的因素102
4.3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器件105
4.3.1 光纤放大器105
4.3.2 光无源器件106
4.4 模拟光纤通信系统110
4.4.1 调制方式110
4.4.2 模拟基带直接光强调制光纤传输系统112
4.4.3 副载波复用光纤传输系统114
4.5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116
4.5.1 系统的性能指标116
4.5.2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设计118
4.6 光载无线技术简介120
4.6.1 移动通信简介120
4.6.2 光载无线技术简介120
练习4 123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5章 同步数字系列124
5.1 两种传输体制124
5.1.1 准同步数字系列124
5.1.2 同步数字系列126
5.2 SDH传输网127
5.3 SDH速率与帧结构129
5.3.1 SDH速率129
5.3.2 SDH帧结构129
5.3.3 SDH复用与映射131
5.4 SDH系统基本结构134
5.4.1 SDH基本的网络拓扑结构134
5.4.2 SDH自愈环136
5.4.3 我国的SDH传输网结构140
5.5 SDH设备介绍141
5.5.1 TM———终端复用器141
5.5.2 REG———再生中继器142
5.5.3 ADM———分插复用器142
5.5.4 DXC———数字交叉连接设备143
练习5 144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6章 光网络145
6.1 光网络发展状况145
6.2 光传输网(OTN) 150
6.2.1 光传输网的分层结构150
6.2.2 光传输网的节点结构152
6.3 光接入网154
6.3.1 光接入网(OAN)概念154
6.3.2 无源光网络155
6.3.3 有源光网络(AON) 159
6.4 光分组交换(OPS)网160
6.5 光突发交换(OBS)网161
6.6 智能光网络163
6.6.1 ASON的概念、特点及功能164
6.6.2 ASON网络体系结构164
6.6.3 ASON的控制协议167
练习6 170
第7章 光纤通信新技术171
7.1 大容量波分复用系统超长传输技术171
7.1.1 波分复用的基本概念及结构171
7.1.2 WDM系统的构成173
7.1.3 WDM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相关器件174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7.1.4 WDM系统的研发现状177
7.2 色散和偏振模色散补偿178
7.2.1 光纤色散的基本概念178
7.2.2 光纤色散的补偿179
7.2.3 偏振模色散的补偿180
7.3 光时分复用技术182
7.4 量子通信184
7.4.1 量子光通信基础184
7.4.2 量子光通信的研究进展185
7.5 相干光通信技术187
7.5.1 相干光通信的基本工作原理187
7.5.2 相干光通信系统结构189
7.5.3 相干光通信系统的优点190
7.5.4 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190
练习7 192
第8章 光纤通信系统仿真193
8.1 光电子器件仿真193
8.1.1 激光外调制193
8.1.2 半导体激光器调制响应195
8.1.3 VCSEL激光器的调制特性197
8.1.4 1550nmLED光谱分布197
8.1.5 1300nmLED调制响应199
8.2 10Gb/s单模光纤传输系统201
8.3 16信道NRZ40Gb/s传输系统仿真202
练习8 206
参考文献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