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1分集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分集技术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波形分集—MIMO雷达的角度估计
1.2.2极化分集—矢量传感器阵列的角度估计
1.2.3相位分集—稀疏阵列
1.2.4多种分集技术相结合
1.3本书的内容安排
第2章常规阵列参数估计的经典算法
2.1阵列分集技术/先进阵列技术
2.1.1波形分集—MIMO雷达
2.1.2极化分集—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雷达
2.1.3相位分集—新型非均匀阵列
2.2经典参数估计算法
2.2.1MUSIC算法
2.2.2ESPRIT算法
2.2.3传播算子算法
2.3稀疏重构算法
2.3.1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2.3.2基于凸优化的重构算法
2.3.3基于非凸逼近的重构算法
2.4阵列误差校正技术
2.4.1增益相位误差校正
2.4.2耦合误差校正
2.5本章小结
第3章波形分集—严格正交发射信号MIMO雷达参数估计
3.1引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3.2基于实值ESPRIT的双基地MIMO雷达角度估计
3.2.1信号模型
3.2.2基于实值ESPRIT算法的角度估计
3.2.3计算复杂度分析
3.2.4仿真结果分析
3.3基于波束域求根MUSIC的双基地MIMO雷达角度估计
3.3.1基于波束域求根MUSIC算法的角度估计
3.3.2计算复杂度分析
3.3.3仿真结果分析
3.4基于双尺度实值ESPRIT的双基地MIMO雷达角度估计
3.4.1信号模型
3.4.2基于双尺度实值ESPRIT算法的角度估计
3.4.3仿真结果分析
3.5圆和非圆信号共存条件下的双基地MIMO雷达角度估计
3.5.1修正信号模型
3.5.2旋转不变特性的推导
3.5.3ESPRIT和实值ESPRIT的DOD和DOA联合估计
3.5.4算法实现流程
3.5.5CRB的推导
3.5.6计算机仿真结果
3.6本章小结
第4章波形分集—非严格正交发射信号MIMO雷达参数估计
4.1引言
4.2信号模型
4.3非严格正交的多目标超分辨算法研究
4.3.1解决发射信号协方差矩阵对DOA估计模型的影响
4.3.2对色噪声去白化处理
4.3.3CRB的推导
4.3.4仿真结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4.4非严格正交的单目标单脉冲测角方法研究
4.4.1比幅法测角的基本原理
4.4.2严格正交波形的单脉冲测角
4.4.3非严格正交波形的单脉冲测角
4.4.4仿真结果
4.5本章小结
第5章波形分集—稀疏表征的MIMO雷达参数估计
5.1引言
5.2基于稀疏表征的双基地MIMO雷达目标三维参数快速估计
5.2.13D-OMP算法
5.2.2Fast-OMP算法
5.3基于联合稀疏的双基地MIMO雷达off-grid目标多参数快速估计
5.3.1off-grid目标下稀疏重构模型修正
5.3.2Joint-2D-OMP算法
5.3.3Joint-2D-SL0算法
5.3.4Joint-2D-SOONE算法
5.3.5仿真结果及分析
5.4本章小结
第6章极化分集—共点式极化敏感阵列的参数估计
6.1引言
6.2共点式电磁矢量传感器及其阵列
6.2.1矢量叉积波达方向估计算法
6.2.2秩亏MUSIC波达方向估计算法
6.3基于加权极化平滑的相干源波达方向估计算法
6.3.1信号模型
6.3.2极化平滑算法
6.3.3加权极化平滑算法
6.3.4计算机仿真结果
6.4本章小结
第7章极化分集—分离式极化敏感阵列的参数估计
7.1引言
7.2单三角结构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的二维波达方向估计方法
7.2.1阵列结构及其信号模型
7.2.2二维波达方向估计
7.2.3克拉美罗界
7.2.4计算机仿真结果与分析
7.3双三角结构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的二维波达方向估计
7.3.1任意结构单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信号模型
7.3.2双三角结构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设计及其二维波达方向估计
7.3.3克拉美罗界
7.3.4计算机仿真结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7.4均匀稀疏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的多维参数联合估计
7.4.1信号模型
7.4.2二维波达方向估计
7.4.3克拉美罗界
7.4.4计算机仿真结果与分析
7.5三正交分离式矢量传感器阵列的二维波达方向估计
7.5.1三正交分离式矢量传感器阵列结构及其信号模型
7.5.2二维波达方向估计
7.5.3克拉美罗界
7.5.4计算机仿真结果
7.6本章小结
第8章波形分集与极化分集—极化MIMO雷达的参数估计
8.1引言
8.2干涉式矢量传感器MIMO雷达的多参数联合估计
8.2.1信号模型
8.2.2基于双尺度ESPRIT算法的发射角、接收角和极化联合估计
8.2.3计算机仿真结果与分析
8.3基于发射极化优化的电磁矢量传感器MIMO雷达波达方向估计
8.3.1矢量传感器MIMO雷达信号模型
8.3.2固定发射极化的电磁矢量传感器MIMO雷达的接收角估计回顾与分析
8.3.3克拉美罗界最小化的发射极化优化算法
8.3.4计算机仿真结果与分析
8.4电磁矢量传感器MIMO雷达的二维DOA估计
8.4.1信号模型
8.4.2本节算法
8.4.3计算机仿真结果
8.5本章小结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9章极化分集与波形分集—误差条件下极化MIMO雷达的参数估计
9.1引言
9.2极化MIMO雷达信号模型
9.3幅相误差条件下共点式电磁矢量传感器二维DOA估计
9.3.1幅相误差下SPD的旋转不变特性
9.3.2旋转不变因子的闭式解
9.3.32D-DOA和极化状态角的估计
9.3.4仿真结果及分析
9.4幅相误差和互耦同时存在的电磁矢量传感器DOA估计
9.4.1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旋转不变性的分析
9.4.22D-DOA和极化状态角估计
9.4.3仿真结果及分析
9.5幅相误差和互耦共存的稀疏均匀阵列高精度2D-DOA估计
9.5.1稀疏均匀极化MIMO阵列雷达
9.5.2SD ESPRIT-like算法
9.5.3解模糊
9.5.4仿真结果及分析
9.6幅相误差和互耦同时存在的任意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稀疏阵列的2D-DOA估计
9.6.1虚拟相位补偿
9.6.2虚拟粗估计
9.6.3虚拟粗精估计拟合解模糊
9.6.4仿真结果及分析
9.7算法对比分析
9.8本章小结
第10章相位分集—稀疏阵列的参数估计
10.1引言
10.2互质线阵的增强DOA估计
10.2.1部分谱峰搜索法
10.2.2增强的DOA估计方法
10.2.3计算复杂度对比
10.2.4仿真结果及分析
10.3互质平面阵的增强2D-DOA估计
10.3.1互质平面阵信号模型
10.3.2基于双多项式求根技术的2D-DOA估计
10.3.3算法性能分析
10.3.4仿真结果及分析
10.4改进的互质线阵的快速稀疏DOA估计
10.4.1传统互质线阵下稀疏DOA估计
10.4.2改进的互质线阵
10.4.3快速稀疏DOA估计
10.4.4仿真结果及分析
10.5改进的三并行均匀线阵的2D-DOA估计
10.5.1改进的三并行均匀线阵模型
10.5.2高精度2D-DOA估计
10.5.3算法分析
10.5.4仿真结果及分析
10.6本章小结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11章相位分集和波形分集—稀疏MIMO阵列的参数估计
11.1引言
11.2问题阐述
11.3本章算法
11.3.1嵌套和互质阵列转化为均匀线阵
11.3.2超分辨的应用
11.3.3CRB的推导
11.3.4最大可定位目标个数
11.3.5实现流程
11.4仿真结果
11.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