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图书展示航空航天 > 飞机颤振试飞数据处理
图书展示
  • 书名 飞机颤振试飞数据处理
  • 书号 978-7-118-11548-2
  • 作者 唐炜, 史忠科
  • 出版时间 2018年02月
  • 译者
  • 版次 1版1次
  • 开本 16
  • 装帧 精装
  • 出版基金 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
  • 页数 269
  • 字数 339
  • 中图分类 V217
  • 丛书名
  • 定价

在人类航空发展百余年历程中,几乎总是伴随着气动弹性问题。其中,颤振无疑是最引人关注的现象,不仅是因为它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颤振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为避免飞行包线内发生颤振,每架新机或重大改型飞机必须进行颤振试飞这一Ⅰ类风险试飞科目,其过程充满了未知和风险。颤振试飞数据处理则是该项飞行试验的核心技术,用于预测飞机的潜在颤振边界,对于保障极限飞行试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该项技术历来被认为是系统辨识理论应用的难点,诸如试飞数据信噪比偏低、数据长度有限,待辨识飞机颤振模态密集,存在未知非线性等因素严重影响了辨识、预测效果。因此,研究更为有效的辨识、预测方法就成为颤振试飞数据处理的瓶颈性问题。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介绍近些年来在飞机颤振试飞数据处理领域出现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理论与最新应用成果。本书的内容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至第3章,主要介绍与试飞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数学基础和技术背景;第二部分包括第4、5章,主要介绍试验数据的预处理;第三部分包含第6章至第8章,主要介绍频域辨识方法和小波辨识,其中频域辨识又包括传递函数模型和状态空间辨识;第四部分为第9章,论述了颤振边界预测的常见方法,重点介绍鲁棒边界预测;第五部分即第10章,介绍了电传飞机试飞的新问题,即伺服颤振(又称气动伺服弹性)的稳定裕度分析问题。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作者试图突出“精、新、简、实”,并力争做到内容上自我完备,即:在介绍基础理论时,讲求精益求精;介绍前沿研究,特别是作者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在叙述方法上力求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理论推导讲求简明扼要——不过分追求数学理论的艰深,更希望用工程化的语言深入浅出阐述,以便于具有工科数学基础的读者理解本书内容;同时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尽可能完备,以便于掌握经典控制理论、线性系统理论和工科数学基础知识的读者不再需要查阅参考书就能理解本书内容。本书的学术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战术飞机垂直或短距起降动力学与控制方法”(61134004)、面上项目“基于压电材料的舰载无人攻击机颤振半主动控制研究 ”(61573289)、青年基金项目“飞行器不确定性试验建模及鲁棒抑制研究”(50905140)以及航空科学基金“飞机颤振模态参数频域子空间辨识方法研究”的资助。上述研究工作的经历增强了作者完成本书的信心,也为本书的撰写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在此特别感谢上述基金的资助。全书共10章:第1章至第9章由唐炜博士撰写;第10章由史忠科教授撰写。全书最后由唐炜博士统一定稿,史忠科教授对全书进行最后审校。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研究生郑晓珂、武健为本书排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作者对他们的工作深表谢意。作者由衷感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唐长红研究员和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试飞总师田福礼研究员的热忱推荐。现代航空技术日新月异,本书关注的颤振试飞技术也处于不断的探索、完善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加之作者学识水平有限,虽多方讨论和几经改稿,书中错误、缺点和短见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和各方面专家不吝赐教指正。

下载附件

留言列表

目前没有相应的留言信息。

 
标题:
*  
评论内容:
*  
评论人:
*  
联系方式:
*  
验证码:
*  
   
相关图书推荐
无此相关商品!

售书电话(010)88540777   传 真(010)88540776  总编室(010)88540559  E-mail to:gfgycbs@ndip.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23号  京ICP备06025804号 国防工业出版社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