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现代可靠性分析理论为基础,依据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总体设计要求,针对当前及未来导弹武器系统所面临的日益恶劣的作战环境,对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导弹作战复杂战场电磁环境,建立了相应的量化计算模型,提出了导弹武器系统作战可靠性的新概念,分别建立了导弹及其发射系统可靠性评估与分析模型、复杂电磁环境下导弹武器系统作战可靠性评估与分析模型,给出了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分配方法。本书能够为导弹武器系统研制中进行可靠性论证提供理论与方法,为导弹作战指挥决策中准确评定导弹武器系统作战可靠性和实施可靠性维护提供决策支持,为其他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分析在模型与方法上提供借鉴。
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为导弹研制部门中从事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的人员、作战部队中从事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维护工作的作战保障人员以及从事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相关工作的其他人员。
第一篇导弹可靠性分析方法
第1章导弹可靠性分析导论
1.1引言
1.1.1可靠性是战争的产物
1.1.2可靠性是军用产品的首要质量指标
1.1.3研究导弹可靠性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本篇主要内容
第2章导弹可靠性结构分析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1导弹的系统结构
2.1.1导弹原理图
2.1.2战斗部结构图
2.1.3发动机结构图
2.2导弹可靠性框图
2.2.1导弹整体可靠性结构
2.2.2各级分系统可靠性结构
第3章导弹可靠性计算方法
3.1导弹各单元可靠性计算
3.1.1一次工作零部件的可靠性
3.1.2连续工作零部件的可靠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3.1.3周期性工作零部件的可靠性
3.1.4受力构件的可靠性
3.2各级分系统可靠性计算
3.2.1战斗部可靠性
3.2.2头-体分离系统可靠性
3.2.3控制系统可靠性
3.2.4二级发动机可靠性
3.2.5二级壳体可靠性
3.2.6级间分离系统可靠性
3.2.7一级发动机可靠性
3.2.8一级壳体可靠性
3.2.9推力向量控制系统可靠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3.2.10弹翼可靠性
3.3导弹整体可靠性计算
3.4导弹可靠性计算示例
第4章导弹可靠性多层次模糊评价方法
4.1建立导弹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
4.2构建导弹可靠性评价判断矩阵
4.3建立导弹可靠性模糊评价矩阵
4.4导弹可靠性评价结果
第5章导弹软件可靠性分析方法
5.1导弹软件可靠性定义
5.2导弹软件可靠性分析的基本任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5.2.1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
5.2.2软件失效机理分析
5.2.3软件错误分类
5.3导弹软件可靠性模型和分析方法
5.3.1面向时间的可靠性模型
5.3.2面向错误数与数据的可靠性模型
5.3.3软件模块分析方法
5.3.4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软件可靠性预测模型
5.3.5模型的应用及评定过程
5.4导弹软件可靠性计算示例
5.4.1示例1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5.4.2示例2
第6章导弹超期服役可靠性分析方法
6.1引言
6.2导弹超期服役的特点
6.3导弹超期服役时定期检测的贮存可靠性预测模型
6.3.1建模思路
6.3.2模型建立
6.4实例分析
6.5本篇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篇导弹发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第7章导弹发射系统可靠性导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7.1引言
7.2国内外研究现状
7.2.1国外研究现状
7.2.2国内研究现状
7.3本篇主要内容
第8章系统可靠性评估的一般模型
8.1系统可靠性的量化指标
8.2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数学模型
8.2.1串联系统
8.2.2并联系统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8.2.3混联系统
第9章导弹发射系统分析
9.1导弹发射系统的定义及其组成
9.2导弹发射系统任务剖面
9.2.1作战任务剖面
9.2.2训练任务剖面
9.2.3发射任务剖面
第10章导弹发射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
10.1导弹发射系统可靠性结构分析
10.2导弹发射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
10.2.1导弹发射系统单元的密度函数
10.2.2导弹发射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最大熵方法
10.2.3导弹发射系统可靠性验前矩计算
10.2.4导弹发射系统可靠性的Bayes评估模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0.3导弹发射系统可靠性评估示例
第11章导弹发射中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11.1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1.1.1第一代HRA方法
11.1.2第二代HRA方法
11.1.3HRA方法的发展
11.2导弹发射中人因失误机理分析
11.2.1机理模型
11.2.2导弹发射过程中人因失误的因素
11.2.3导弹发射中人因失误原因分析
11.3导弹发射中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11.3.1人因可靠性分析的一般流程
11.3.2导弹发射中人因可靠性分析的常用方法
11.4导弹发射中人因可靠性分析举例
11.5提高导弹发射人因可靠性的措施
11.5.1加强培训手段、提高专业素质,增强发射人员的可靠性
11.5.2改善工作环境、自然环境,增强发射人员的可靠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1.6本篇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篇复杂电磁环境下导弹武器系统
作战可靠性分析方法
第12章复杂电磁环境下导弹武器系统作战可靠性导论
12.1引言
12.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1国外研究现状
12.2.2国内研究现状
12.3本篇主要内容
第13章导弹作战的战场电磁环境建模
13.1电磁辐射因素
13.1.1自然电磁辐射
13.1.2人为无意辐射
13.1.3人为有意辐射
13.2影响导弹作战的电磁威胁信号
13.3战场电磁环境建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3.3.1战场电磁环境参数
13.3.2战场电磁环境综合场强计算
第14章导弹武器系统作战可靠性分析模型
14.1基本概念
14.1.1基本可靠性与任务可靠性
14.1.2导弹作战可靠性
14.1.3环境因子
14.2导弹武器系统作战阶段及功能模块划分
14.3导弹作战可靠性分析模型的建立
14.3.1机动阶段
14.3.2发射阶段
14.3.3飞行阶段
14.3.4引爆阶段
14.3.5正常环境下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预计模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15章电磁环境下基于加速应力理论的导弹作战可靠性建模
15.1电磁干扰机理及其危害
15.1.1电磁干扰机理
15.1.2电磁干扰危害
15.2复杂电磁环境对导弹作战可靠性的影响
15.2.1分析思路
15.2.2导弹武器系统电磁作用流图
15.3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概率模型
15.4基于加速应力理论的导弹作战可靠性模型
第16章导弹武器系统作战可靠性仿真计算
16.1仿真计算准备
16.1.1基本方法
16.1.2数据需求
16.2仿真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16.2.1正常环境下导弹武器系统作战可靠性计算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6.2.2电磁环境下导弹武器系统作战可靠性计算
16.2.3计算结果分析
16.3提高导弹武器系统作战可靠性的对策
16.3.1屏蔽
16.3.2规避
16.4本篇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篇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分配方法
第17章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分配导论
17.1引言
17.1.1可靠性工程的发展
17.1.2影响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17.1.3研究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分配的意义
17.2国内外研究现状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7.2.1国外研究现状
17.2.2国内研究现状
17.3本篇主要内容
第18章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配概述
18.1可靠性的概念
18.2可靠性设计的概念
18.3可靠性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18.4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则
18.5可靠性要求
18.6可靠性分配的目的
18.7可靠性指标分配的准则
第19章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分配的基本方法
19.1导弹结构及其可靠性框图
19.1.1弹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9.1.2头-体分离系统
19.1.3控制系统
19.1.4发动机
19.2可靠性分配方法
19.2.1任务可行分配法
19.2.2代数法
19.2.3等分法
19.2.4根据分系统复杂度分配法
第20章导弹武器系统以可靠度为指标的可靠性分配模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0.1导弹整体可靠性的分配
20.2弹头、头-体分离系统和发动机的可靠性分配
20.2.1弹头的可靠性分配
20.2.2头-体分离系统的可靠性分配
20.2.3发动机的可靠性分配
20.3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分配
20.4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分配示例
20.5本篇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