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1引言
1.2气敏传感器概述
1.2.1气敏传感器的分类以及构造
1.2.2气敏传感器的应用
1.2.3气敏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气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3.1体原子价控制模型——体电导控制型
1.3.2表面电导控制型——吸附氧模型
1.4气敏传感材料的研究现状
1.4.1多孔硅材料
1.4.2金属粒子
1.4.3金属氧化物材料
1.4.4晶态碳材料
1.5氮氧化物气敏传感器研究现状
1.6选题背景及依据
第2章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检测和分析方法
2.1实验材料
2.1.1实验试剂
2.1.2实验仪器及设备
2.2表征方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2.1X射线粉末衍射法
2.2.2热重-差热分析法(TG-DSC)
2.2.3N2吸附-脱附等温线测定法(BEI)
2.2.4扫描电子显微镜
2.2.5透射电子显微镜
2.2.6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2.2.7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2.3性能测试
2.3.1Mott-Schottky分析
2.3.2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
2.3.3气敏性能测试
第3章Fe3O4/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
3.1引言
3.2实验部分
3.2.1氧化石墨的制备
3.2.2Fe3O4/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3.2.3Fe3O4/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气敏元件的组装
3.3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Fe3O4/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分析
3.3.2Fe3O4/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气敏性能分析
3.3.3气敏机理分析
第4章三氧化二铟及其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合成及其气敏性能
4.1引言
4.2实验部分
4.2.1三氧化二铟/还原氧化石墨复合体的制备
4.2.2不同形貌多孔三氧化二铟纳米片的制备
4.2.3气敏元件的组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4.3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三氧化二铟/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4.3.2三氧化二铟/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气敏性能分析
4.3.3不同形貌的三氧化二铟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4.3.4不同形貌的三氧化二铟材料的气敏性能分析
4.3.5气敏机理分析
第5章二氧化铈/类石墨烯纳米薄片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
5.1引言
5.2实验部分
5.2.1膨胀石墨的制备
5.2.2二氧化铈/类石墨烯纳米片复合物的合成
5.2.3二氧化铈/类石墨烯纳米片复合物的气敏元件组装
5.3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二氧化铈/类石墨烯纳米薄片复合物的形貌及结构表征
5.3.2二氧化铈/类石墨烯纳米薄片复合物的气敏性能
5.3.3气敏机理分析
第6章三维花状CuxO/多层石墨烯复合物的合成及气敏性能
6.1引言
6.2实验部分
6.2.1膨胀石墨的制备及KOH活化
6.2.2三维纳米花状CuxO/多层石墨烯纳米片复合物的合成
6.2.3三维纳米花状CuxO/多层石墨烯复合体的气敏元件的组装
6.3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三维花状CuxO/多层石墨烯纳米片复合物的形貌及结构分析
6.3.2三维花状CuxO/多层石墨烯纳米片复合物的气敏性能
6.3.3气敏机理分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