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1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系统
1.1.1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发展
1.1.2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极化层次分类和工作方式
1.1.3极化干涉SAR
1.1.4简缩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1.1.5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定标技术
1.2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数据处理
1.2.1极化SAR图像的分析和统计特性
1.2.2极化SAR图像的相干斑抑制
1.2.3极化SAR图像的增强处理
1.2.4极化SAR目标极化分解
1.2.5极化SAR目标检测
1.2.6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分类
1.3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应用技术
1.3.1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表面参数反演
1.3.2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信息处理
1.3.3简缩极化与简缩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息处理技术
1.3.4地形方位向倾斜对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影响
1.4全书内容安排
参考文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2章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理论基础
2.1电磁波的基本理论
2.1.1电磁波的特性与基本场方程
2.1.2电磁波的传播
2.2电磁波的极化特征及其表征
2.2.1极化椭圆
2.2.2Jones矢量与极化比
2.2.3Stokes矢量与 Poincare极化球
2.3部分极化电磁波的表征
2.4极化电磁波的收发与天线
2.4.1电磁波的发射
2.4.2全极化电磁波的接收
2.4.3部分极化电磁波的接收
2.4.4天线的极化匹配
2.5目标极化散射特性的表征
2.5.1FSA-BSA约定
2.5.2相干散射目标的表征——极化散射矩阵
2.5.3去极化目标的表征
2.6极化基变换
2.7极化合成与极化特征图
2.7.1概述
2.7.2目标的散射模型及其特征图
2.8小结
参考文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3章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3.1合成孔径雷达原理
3.2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极化层次分类
3.3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参数
3.3.1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参数
3.3.2极化特征参数
3.4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工作方式
3.4.1极化时间分割工作方式
3.4.2极化频率分割工作方式
3.4.3极化编码分割工作方式
3.4.4方位向极化空间分割成对脉冲串方式
3.4.5简缩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工作方式
3.5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4.1概述
4.2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基本原理
4.2.1干涉SAR测量的基本原理
4.2.2干涉SAR测量的去相关效应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4.2.3干涉SAR测量误差分析
4.2.4干涉SAR数据处理流程
4.3标量干涉与矢量干涉
4.4极化干涉相干最优理论
4.4.1幅度相干最优算法
4.4.2相位相干最优算法
4.5相干散射分解
4.6极化干涉SAR相干区域理论
4.6.1相干区域理论
4.6.2相干区域形状参数提取
4.7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简缩极化和简缩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5.1概述
5.2简缩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模式
5.3简缩极化SAR数据重建全极化SAR数据
5.3.1地物媒质对称性的影响
5.3.2运用反射对称性条件重建全极化数据
5.3.3π/4模式简缩极化协方差矩阵重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5.3.4DCP模式简缩极化协方差矩阵重建
5.3.5CTLR模式简缩极化协方差矩阵重建
5.3.6实验及结果分析
5.4简缩极化SAR的极化分类分析
5.4.1简缩极化SAR数据分类方法
5.4.2实验结果及分析
5.5简缩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5.6简缩极化干涉SAR数据重建全极化干涉SAR互协方差矩阵
5.6.1π/4简缩极化干涉互协方差矩阵重建
5.6.2DCP简缩极化干涉互协方差矩阵重建
5.6.3CTLR简缩极化干涉互协方差矩阵重建
5.6.4实验结果及分析
5.7简缩极化干涉SAR相干最优
5.7.1简缩极化干涉幅度相干最优
5.7.2简缩极化干涉相位相干最优
5.7.3实验结果及分析
参考文献
第6章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极化定标技术
6.1合成孔径雷达定标技术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6.1.1系统误差源
6.1.2定标技术相关概念
6.1.3系统定标模型
6.1.4系统内定标
6.1.5系统外定标
6.2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定标技术
6.2.1系统定标模型
6.2.2系统定标基本方法
6.3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内定标
6.3.1内定标通路分析
6.3.2串扰分析
6.3.3通道串扰及不平衡度的标定
6.4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外定标算法
6.4.1混合点目标和分布目标的定标算法——van Zyl算法
6.4.2极化数据相位和串扰定标的统一算法——Quegan定标方法
6.4.3分布目标定标算法——Sarabandi算法
6.4.4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后验定标方法
6.4.5点目标定标算法——Whitt算法
6.4.6JPL极化定标方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6.5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外定标算法的适用条件与精度分析
6.5.1混合点目标和分布目标定标算法的适用条件和精度分析
6.5.2分布目标定标算法的精度分析
6.5.3点目标定标算法的精度分析
6.6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分析
7.1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基本分析方法
7.1.1极化总功率与基本极化组合图
7.1.2基于极化合成的分析方法
7.1.3基于极化特征图的分析方法
7.1.4不同极化组合下的回波功率比
7.1.5目标回波的极化纯度分析
7.1.6功率波动系数与部分极化系数
7.2多频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表示方法
7.2.1极化组合图像的伪彩色合成
7.2.2多频段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伪彩色合成
7.3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相关性分析
7.4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最优极化度分析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7.4.1目标最优极化度的求解
7.4.2目标极化度的极值分析
7.4.3目标极化度的动态范围分析
7.5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统计特性
8.1单视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统计特性分析
8.2单视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统计特性分析
8.2.1交叉极化项的统计特性分析
8.2.2相同极化项的统计特性分析
8.3多视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统计特性
8.3.1数据的协方差矩阵及其统计分布规律
8.3.2图像的相位差统计分布
8.3.3图像幅度积的统计分布
8.3.4两通道回波功率的联合概率分布
8.3.5两通道回波功率比的概率分布
8.3.6两通道回波幅度比的概率分布
参考文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9章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相干斑抑制
9.1带相干斑噪声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模型
9.2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相干斑的极化白化滤波
9.2.1极化白化滤波算法
9.2.2极化白化滤波参数估计方法
9.2.3极化白化滤波算法的实验及结果分析
9.3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矢量Lee滤波
9.3.1基于最小均方根误差的Lee滤波算法
9.3.2Refined Lee极化矢量滤波算法
9.3.3基于精细Prewitt算子的Refined Lee滤波算法
9.3.4实验及结果分析
9.4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增强处理
10.1极化数据预处理方法
10.2极化SAR图像的对比增强
10.2.1基于Stokes矩阵的对比增强
10.2.2基于最大平均接收功率比的Lagrangian算子法对比增强
10.2.3基于SUMT的对比增强数值解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0.3基于极化合成和目标同零的极化SAR图像杂波抑制
10.3.1极化目标零理论
10.3.2基于目标同零的极化SAR图像的杂波抑制
10.4极化伪彩色合成
10.5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目标极化分解
11.1目标相干极化分解
11.1.1Pauli分解
11.1.2Krogager分解
11.1.3Cameron分解
11.1.4目标相似性参数分解
11.2基于特征矢量的目标极化分解
11.2.1Cloude-Pottier分解
11.2.2Cloude-Pottier分解的信息增强
11.2.3Huynen分解
11.2.4Holm分解
11.2.5van Zyl分解
11.3基于模型的目标极化分解
11.3.1Freeman-Durden分解
11.3.2Freeman两分量分解
11.3.3Yamaguchi四分量分解
11.3.4多分量散射模型分解
11.4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分解
11.5小结
参考文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12章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目标检测技术
12.1合成孔径雷达目标检测概述
12.2经典的极化目标检测器
12.2.1最佳极化检测器
12.2.2极化白化滤波检测器
12.2.3极化匹配检测器
12.2.4极化总功率检测器
12.2.5功率最大合成检测器
12.3基于目标特征参数的极化目标检测方法
12.3.1基于极化相似性参数的极化目标检测方法
12.3.2基于目标极化分解的目标检测方法
12.4基于最优极化对比增强的目标检测方法
12.5基于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目标检测方法
12.6基于极化干涉相干矩阵特征值分解的目标探测技术
12.7小结
参考文献
第13章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分类
13.1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监督分类
13.1.1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分类
13.1.2基于Wishart最大似然估计(ML)的监督分类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3.2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非监督分类
13.2.1基于极化散射机理的图像分类
13.2.2基于Cloude-Pottier分解的H/α非监督分类
13.2.3基于Cloude-Pottier分解信息增强的H/γ非监督分类方法
13.2.4基于Cloude-Pottier分解和Wishart的极化SAR非监督分类
13.3双频段全极化SAR图像H/α/Wishart非监督分类方法
13.3.1双频段全极化SAR分类方法
13.3.2种类的缩减聚合方法
13.3.3双频段全极化H/α/Wishart分类处理流程及结果分析
13.4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分类
13.4.1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HInt/AInt非监督分类
13.4.2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非监督Wishart ML分类
13.4.3极化干涉SAR图像非监督Wishart ML分类实验结果
13.4.4极化干涉非监督Wishart ML分类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3.5多频段极化干涉SAR图像的非监督Wishart ML分类
13.6小结
参考文献
第14章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表面参数反演
14.1引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4.2SPM小扰动模型
14.3表面散射体的二阶散射分布
14.4极化表面散射模型
14.5表面参数反演
14.5.1表面粗糙度反演
14.5.2土壤湿度反演
14.5.3实验和表面参数反演
14.6小结
参考文献
第15章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息处理
15.1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森林参数反演技术
15.1.1多层植被结构模型
15.1.2三阶段反演方法
15.1.3最大似然反演方法
15.1.4散射中心分辨方法
15.2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农田参数反演技术
15.2.1农田植被散射模型
15.2.2农田植被参数反演过程
15.3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DEM提取技术
15.4极化干涉SAR目标检测技术
15.4.1地表遮盖下目标检测技术
15.4.2森林覆盖条件下目标检测技术
15.5极化相干层析技术
15.6小结
参考文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16章简缩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息处理
16.1简缩极化干涉SAR植被高度反演技术研究
16.1.1简缩极化干涉SAR数据的植被参数三阶段反演方法
16.1.2不同模式简缩极化干涉SAR的树高反演性能比较
16.2简缩极化干涉SAR地物分类技术
16.2.1简缩极化干涉SAR的替换一致性系数及Shannon熵参数
16.2.2简缩极化干涉SAR数据的分类流程
16.2.3实验结果及分析
16.3小结
参考文献
第17章地形方位向倾斜对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影响及补偿
17.1地形倾斜对电磁波极化的影响
17.1.1地形方位向倾斜对电磁波极化的影响
17.1.2极化方位角与地形距离向倾斜的依赖关系
17.2地形方位向倾斜引入的方位角偏移的估计
17.2.1方位角偏移的圆极化估计方法
17.2.2方位角偏移的散射矩阵估计方法
17.2.3方位角偏移的极化特征图估计方法
17.2.4方位角偏移的Cloude目标极化分解估计方法
17.3影响方位角估计精度的因素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7.3.1雷达频率的影响
17.3.2去极化的影响
17.3.3极化定标的重要性
17.3.4雷达响应动态范围的影响
17.4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地形方位向倾斜补偿
17.4.1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方位倾斜补偿方法
17.4.2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方位倾斜补偿结果及分析
17.4.3地形方位向倾斜补偿后数据的应用实例
17.5地形方位向倾斜引入方位角偏移的应用
17.5.1产生DEM模型
17.5.2在海洋表面的应用
17.6小结
参考文献
缩略语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