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置首页
在线咨询
出版社位置
第1章绪论001
1.1雷达的发展历程001
1.2雷达的性能与应用001
1.3雷达系统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005
1.4本书内容简介008
参考文献009
第2章雷达探测目标原理010
2.1雷达方程010
2.1.1雷达方程推导010
2.1.2搜索雷达方程013
2.1.3边搜索、边跟踪方式013
2.2目标运动对探测的影响014
2.2.1运动速度的影响015
2.2.2目标加速度019
2.2.3目标机动020
2.3探测目标信号基本波形022
2.3.1等载频脉冲信号022
2.3.2线性调频信号023
2.3.3连续波信号025
2.4目标探测的边界条件026
2.4.1雷达探测视距026
2.4.2时域处理约束028
2.4.3多普勒约束031
2.4.4角度变化约束032
参考文献032
第3章雷达目标回波信号积累033
3.1雷达信号谱033
3.1.1傅里叶变换定义033
3.1.2离散傅里叶变换037
3.1.3频域采样损失038
3.1.4匹配傅里叶变换040
3.2频域积累损失044
3.2.1信号相参积累044
3.2.2幅度非稳定信号相参积累损失045
3.2.3不同发射波位信号相参积累048
3.2.4凝视雷达长时间积累055
3.2.5跨速度门积累056
3.3时域积累065
3.3.1线性调频信号脉冲压缩065
3.3.2运动目标回波脉冲压缩071
3.4空域积累073
3.4.1阵列天线波束形成与功率积累073
3.4.2短基线多天线功率积累075
3.4.3非均匀口径天线功率积累077
3.4.4长基线多天线功率积累079
3.5目标分辨080
3.5.1频率分辨081
3.5.2调频信号分辨086
3.5.3时域分辨089
3.5.4空域分辨091
参考文献093
第4章多波束原理095
4.1数字波束形成的基本原理095
4.1.1数字阵元发射信号合成095
4.1.2发射波束宽度控制100
4.1.3接收数字波束形成104
4.1.4通道一致性校准106
4.2同时凝视多波束形成方法109
4.2.1线性功放发射同时多波束109
4.2.2饱和功放发射同时多波束112
4.2.3接收同时多波束115
4.2.4角敏函数与角测量118
4.3异频同时凝视多波束形成120
4.3.1线性功放异频同时多波束120
4.3.2饱和功放异频同时多波束122
4.3.3异频接收多波束形成126
4.4数字宽带波束126
4.4.1瞬时宽带发射波束形成126
4.4.2瞬时宽带接收波束形成129
4.4.3色散处理130
参考文献135
第5章多波束凝视DPCA技术136
5.1DPCA基本概念136
5.1.1杂波谱分析136
5.1.2二天线DPCA技术138
5.2收发相位中心凝视DPCA141
5.2.1阵列天线相位中心141
5.2.2数字收发DPCA原理143
5.2.3阵列天线波束DPCA147
5.3高阶相位中心凝视DPCA151
5.3.1三天线DPCA技术151
5.3.2阵列天线高阶DPCA原理156
5.3.3距离模糊影响162
5.4相位中心凝视多普勒处理163
5.4.1相位中心凝视多普勒处理163
5.4.2多相位中心凝视点多普勒处理164
5.5斜置天线多波束凝视DPCA166
5.5.1斜置天线点杂波166
5.5.2斜置天线凝视DPCA处理167
5.5.3斜置天线高阶凝视DPCA处理170
5.5.4天线波束方向图影响172
5.5.5斜置天线凝视杂波谱175
参考文献177
第6章多波束凝视雷达178
6.1多波束凝视雷达方程178
6.1.1多波束凝视雷达搜索方程178
6.1.2多波束凝视边搜索边跟踪方程179
6.1.3多波束凝视雷达方程分析181
6.2功率口径积与时间资源183
6.2.1发射功率的利用效率183
6.2.2相邻波位发射能量的利用效率186
6.2.3天线加权的影响187
6.2.4搜索间隔时间发射能量利用率189
6.2.5时间资源190
6.3多波束凝视与多任务191
6.3.1多任务性191
6.3.2天线子阵多波束同时多任务193
6.3.3共口径同时多波束多任务196
6.4目标跟踪与目标信息获取198
6.4.1跟踪威力扩展198
6.4.2跟踪信号分析202
6.4.3窄带目标信息204
参考文献208
第7章短基线分布式多子阵多波束凝视雷达209
7.1探测原理209
7.1.1多接收子阵雷达搜索方程209
7.1.2多发射阵面雷达搜索方程211
7.2短基线阵列发射214
7.2.1同口径多子阵波束形成214
7.2.2异口径分布多子阵波束形成216
7.2.3多子阵法线异向波束形成217
7.2.4多波束发射覆盖222
7.3短基线多子阵接收波束形成225
7.3.1短基线多子阵波束合成225
7.3.2多子阵波束合成响应226
7.3.3等效大阵面分辨合成229
7.4短基线信号波形影响232
7.4.1信号带宽影响分析232
7.4.2子阵延时发射235
7.4.3多子阵接收多波束响应237
参考文献240
第8章长基线分布式多站凝视雷达241
8.1分布式多站探测原理241
8.1.1分布式双站雷达综合增益241
8.1.2分布式多站雷达综合增益244
8.1.3分布式雷达站间间距245
8.2分布式布站基本架构246
8.2.1三站布站分析247
8.2.2四站布站分析248
8.2.3一般矩形布站架构250
8.2.4直线布站威力覆盖251
8.2.5目标闪烁的影响252
8.3分布式多站协同网格凝视探测252
8.3.1网格凝视探测原理252
8.3.2网格凝视探测威力253
8.3.3探测范围对比257
8.4多站信号积累260
8.4.1多站回波信号模型260
8.4.2目标距离分析262
8.4.3多普勒频率分析264
8.4.4目标空间角分辨265
参考文献268
第9章多波束凝视雷达成像技术269
9.1多波束凝视SAR269
9.1.1雷达成像原理269
9.1.2多波束凝视成像雷达273
9.1.3多波束方向图影响分析275
9.1.4多波束成像运动补偿279
9.2多子带凝视成像288
9.2.1时分发射多子带信号289
9.2.2同时发射多子带信号292
9.3动目标检测295
9.3.1主瓣杂波296
9.3.2基于匹配傅里叶变换的动目标检测297
9.3.3多波束运动目标检测299
参考文献302
第10章多波束凝视外辐射源雷达304
10.1外辐射源雷达探测原理304
10.1.1调频广播信号分析304
10.1.2直达波与目标回波功率之比305
10.1.3探测目标方法306
10.1.4发射、接收、目标几何模型308
10.2目标回波模型310
10.2.1运动点目标回波模型310
10.2.2机动目标回波模型313
10.2.3目标回波信号分析315
10.3直达波、地杂波对消317
10.3.1直达波、地杂波回波模型317
10.3.2理想直达波处理319
10.3.3基于CLEAN技术的对消324
10.3.4基于自适应滤波方法对消328
10.4回波信号处理330
10.4.1调频广播信号的时频相关处理330
10.4.2目标回波的时频相关积累331
10.4.3机动目标回波信号相参积累334
10.4.4回波信号参数提取337
10.5目标参数测量339
10.5.1多波束测角339
10.5.2目标距离测量342
10.5.3目标速度测量343
10.5.4实时目标坐标预测345
参考文献346
主要符号表347
缩略语359
下载附件
目前没有相应的留言信息。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网站帮助
售书电话(010)88540777 传 真(010)88540776 总编室(010)88540559 E-mail to:gfgycbs@ndip.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23号 京ICP备06025804号 国防工业出版社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